机械时代的历史空间价值 ——工业建筑遗产理论及其语境研究

导 师: 常 青
作 者: 董一平
关键词: 工业考古学、工业遗产、工业建筑遗产、语境转换

摘 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工业建筑遗产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围绕工业建筑成为遗产,进而被保护的这一历史过程中呈现的纷繁历史图景,本文对各种文献论述,围绕着具体案例的各种观点与争论,以及针对这些工业建筑遗产具体的处置措施进行梳理。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是支撑本论文的基础资料,具体的研究方法则借鉴了语境理论、观念史和建筑形态学的视角来阐释工业建筑遗产这一概念从无到有的过程,及其保护理念的发展。
        第一章即导论部分,从对工业建筑遗产模糊称谓的现实出发,提出工业建筑遗产的概念和处置方式在跨越中西文化的语境中面临的问题,阐述基本研究框架。
        对于工业建筑遗产的认识论研究分成两部分,即本体论与价值观,分别在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着重加以论述。第二章从本体论的角度对工业建筑遗产概念进行语义学辨析,结合遗产理论的发展,探寻自“机械时代”以来,人们对于工业生产相关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态度,是如何从纯粹功能出发的实用品,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从被批判与讥讽的对象,逐渐成为人们所欣赏、崇拜并力图保存的一种遗产的过程及其理论发展脉络。从机械奇观到技术史研究,通过工业博览会和科学博物馆的形式,机械时代的产品与机械首先在英法两国成为被欣赏的对象;借助19世纪初期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需要,德国提出“技术文物”的概念,并实践技术文物的在地保护;而在工程师、建筑师、企业主、地方研究者等的共同作用下,对于机械时代建成环境的批判态度转为欣赏与保护。从最初的爱好者研究中产生的工业考古学的概念,伴随着1960年代一系列的建筑遗产保护事件,逐渐产生了工业建筑遗产的概念。
        第三章则从价值论的角度分析工业建筑遗产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其遗产价值产生的过程。通过保护的具体实例回顾生产空间、机械综合体、水陆运输系统的价值认知过程,分析其遗产价值认知的多元路径,总结工业建筑作为实用性建筑的“遗产化过程”,并从中提炼出西方早期工业化国家认定工业建筑遗产的选择标准。这一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地域差别也反应了工业遗产价值观的变迁;最终回到目前中国的现实,分析中国工业遗产概念产生的时代语境,并试图提炼当代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的认定标准。 
        第四章对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具体实践问题,则侧重方法论角度,研究对不同工业建筑遗产对象不同的处置模式。以空间尺度为保护再生实践的研究主线,将西方国家的既有案例置于其发生的建筑保护语境、空间环境语境、城市发展语境多方面加以分析与记录,提炼宏观、中观、微观三重尺度下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不同类型和关注点:宏观尺度的文化景观保护和区域复兴相结合;中观尺度的工业历史街区保护中着重“文化-资本”、“遗产引导再生”、“临时性使用”、“保护组织引导”等不同的保护再生模式的分析,并通过微观尺度的具体案例来分析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功能设计、修缮理念、遗产阐释的实践发展。
        第五章则回到中国语境,以上海杨树浦滨江历史工业街区为样本,以前文的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的视角,研究其历史价值认知的过程,并评述其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中国语境下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道路。
        最后总结本论文以工业建筑遗产理论与实践为样本,分析当代遗产理论建构与实践中的多元力量,从工业建筑遗产相关概念的历史演进、内涵与价值的认知过程、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模式三方面归纳本文的基本成果,并对进一步研究的目标与方向进行简要讨论。